一、AI算力集群
近年来AI火得不行,大模型训练、智能推理都需要庞大的算力支撑。算力集群里,一台台GPU需要互相交换海量数据,这里对网络传输的要求比一般数据中心还要高:延迟要低:因为模型训练需要实时通信;
带宽要大:一个大模型动辄几百亿参数,数据量巨大;
稳定性要强:集群一旦掉链子,训练可能要从头再来。
因此在AI场景中,800G光模块成了“标配”。一些企业在搭建AI集群的时候,会专门选择低功耗、低延迟的光模块产品,保证GPU之间的高速通信。

二、电信运营商
再来看运营商网络,大家都知道,5G网络比4G快得多,延迟也低得多,但要想让基站和核心网之间跑这么快的传输速率,靠的就是背后的光模块。运营商网络一般分为接入层、汇聚层和核心层。不同层级的链路对光模块的需求不一样:接入层:更多是短距模块,比如25G、50G;
汇聚层和核心层:常常需要100G、200G甚至更高的速率;
传输网和骨干网:长距离模块必不可少,可能要跑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。
三、数据中心
现在无论是看视频、玩游戏、刷短视频,还是企业跑云服务、AI训练,这些背后都依赖数据中心。数据中心里的服务器要互相传输大量数据,这种场景对带宽和延迟的要求极高。如果用电信号传输,很快就会遇到瓶颈;而光模块把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,通过光纤来跑,就能实现高速、低延迟的数据交换。在这里,光模块通常会用到100G、200G、400G甚至800G的高速产品。不同的速率,对应不同的业务场景:100G、200G:适合一般云计算、存储类业务;
400G:目前很多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标配;
800G:主要面向AI算力集群,GPU之间的高速通信需要它来支撑。
四、金融行业
很多人可能想不到,光模块在金融行业也有重要应用。金融交易,尤其是高频交易,对网络延迟极其敏感,哪怕晚几毫秒都可能造成巨额损失。金融数据中心、交易所和清算中心之间,需要极高速度、极低延迟的网络互联,这里面光模块,保证了数据在不同节点之间的高速传输,让交易过程既快又稳。五、教育与科研
很多高校、科研机构都有自己的计算中心或实验室,用于科学模拟、基因计算、气象预测等。这些场景往往需要大规模的数据传输能力,而光模块正好能满足这种需求。比如基因测序,每次实验都会产生海量数据,需要快速传输到计算平台进行分析。如果没有高带宽的光模块支持,整个流程就会被拖慢。科研行业的一个特点是数据量大但不规律,对光模块的稳定性要求很高。奥远光通这样的厂家,就会提供多速率、多距离的产品来适配不同科研场景。回过头来看,光模块其实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。从日常刷短视频,到AI训练大模型,再到金融交易和电力调度,光模块都在默默支撑。当我们再谈光模块应用在哪些行业的时候,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:只要有高速网络的地方,光模块都在发挥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