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什么是400G光模块?先把基础概念讲明白
400G光模块最核心的作用,就是在网络里把电信号和光信号来回转:比如服务器里的数据要传出去,先变成电信号,再通过光模块转成光信号,这样才能在光纤里快速跑;等光信号到了目的地,再由光模块转成电信号,交换机、电脑这些设备才能接收到数据。要是没有这种转换,数据要么传不远,要么传不快,所以这种转换能力,是400G光模块能实现高速长距传输的关键,也是它和其他速率光模块最不一样的地方。
再看里面的硬件,400G光模块主要有五个核心零件:激光发射组件(TOSA)、光接收组件(ROSA)、信号处理芯片、电源管理单元和封装外壳。激光发射组件是把电信号转成光信号的,核心是激光器芯片,这东西的波长不能飘太多,输出功率也得稳定,不然信号容易乱;光接收组件是把光信号转成电信号的,核心是探测器芯片,得够灵敏,不然光信号传远了变弱,就收不到了;信号处理芯片负责信号的调制和解调,是实现高速传输的关键;电源管理单元就是给各个零件供电的,电压不能忽高忽低,不然会影响性能;封装外壳一方面保护里面的零件,另一方面帮助散热,还得能和设备接口对接上,不同的外壳设计,适合的场景也不一样。
二、400G光模块的技术门道:怎么实现高速传输?性能该看什么
1、三个关键技术,撑起400G的高速
400G光模块能跑这么快,不是靠单一技术,而是三个关键技术配合的结果,既保证了速度,又兼顾了稳定性和兼容性。
1)PAM4调制技术
以前的光模块多用水用NRZ调制技术,一个信号周期里只能传1个比特的信息,不是0就是1。而400G光模块普遍用PAM4(四电平脉冲幅度调制)技术,一个信号周期里能传2个比特的信息,比如00、01、10、11。这么一改,不用增加信号通道的数量,传输速率就能翻一倍,还不用把光模块做得更大,刚好能塞进企业现在用的设备插槽里,不用专门换硬件。2)高密度光器件集成技术
400G光模块要跑高速,里面的光器件得装得又多又准。比如激光发射组件里要装多个激光器芯片,光接收组件里要装多个探测器芯片,而且这些芯片得在很小的空间里对齐。就拿常见的QSFP-DD封装400G光模块来说,里面要装4个激光器芯片和4个探测器芯片,芯片之间的距离只有0.5毫米,装配的时候误差不能超过±0.1毫米,不然光路就偏了,信号传起来就会受影响。为了实现这种高密度集成,行业里一般用COB(板上芯片)封装工艺,把激光器芯片、探测器芯片直接贴在PCB板上,减少封装环节的信号损耗;同时还用微透镜阵列技术,优化光路设计,让光信号在零件之间传得更高效。这么做不仅缩小了模块体积,还降低了信号传输的损耗,让400G光模块的光功率预算能达到10dB以上,满足长距离传输的需求。
3)高效散热技术
400G光模块高速运行的时候会产生不少热量,要是热量散不出去,里面的零件温度就会升高,激光器的波长会飘,探测器的灵敏度会下降,甚至会缩短模块的使用寿命。所以散热技术对400G光模块来说特别重要。现在主流的散热有两种方案:一种是在封装外壳上设计散热鳍片,增大散热面积,OSFP封装的400G光模块常用这种方式,散热效率能提升30%以上;另一种是在模块里面装导热垫和金属屏蔽层,把零件产生的热量直接传到外壳上,再通过设备的散热器散出去,QSFP-DD封装的400G光模块多这么做,能把模块内部的最高温度控制在85℃以下,比零件能承受的100℃上限低不少。
2、3个性能指标,企业采购要重点看
企业选400G光模块的时候,不用看太多复杂参数,重点盯四个核心指标就行,这些指标直接决定了模块能不能用、好不好用。1)传输速率与误码率
传输速率就是得稳定达到400Gbps,波动不能超过±5%,不然传数据的时候忽快忽慢,会影响业务。误码率就是看数据传错的概率,行业标准要求400G光模块的误码率低于10的-12次方,意思是每传1万亿比特数据,错的不能超过1个。2)传输距离与光功率预算
传输距离就是模块在保证误码率达标的情况下,能传多远,主要分短距(100米以内)、中距(10公里-40公里)、长距(80公里以上)三种。不同距离的模块,光功率预算不一样:短距的一般是5dB-8dB,用多模光纤就行;中长距的要10dB-15dB,得用单模光纤;长距的得20dB以上,还得搭配光放大器。
3)功耗与工作温度范围
功耗直接关系到机房的电费,行业标准要求400G光模块平均功耗不超过15瓦,好的产品能控制在12瓦以下。工作温度范围就是模块能在什么温度下正常工作:工业级的能在-40℃到85℃用,适合寒冷地区的户外基站或者高温机房;商业级的一般是0℃到70℃,普通室内机房用够了。
三、400G光模块适合哪些企业?能带来什么价值
不是所有企业都需要400G光模块,主要适合那些对传输速率和带宽要求高的场景,常见的有三种:1、大型数据中心互联
大型数据中心里,服务器和交换机之间要传大量数据,比如用户数据、备份数据这些,而且得实时传。就拿云计算企业的数据中心来说,一台服务器每天要和几十台其他服务器交换数据,要是还用100G光模块,很容易出现带宽不够用的情况,数据堵在半路,处理延迟就会增加。换成400G光模块,单条链路的传输速率能快4倍,数据排队的时间少了,云计算服务的响应速度能提升30%以上。而且400G光模块密度高,能减少数据中心里光纤的数量,机房布线没那么乱,成本也能降一点。2、智算中心与AI训练
智算中心主要做AI模型训练、深度学习这些活儿,训练一个大的AI模型,要传TB级甚至PB级的训练数据,对传输速度和延迟要求特别高。400G光模块能把传输延迟控制在10微秒以内,比100G光模块的40微秒快不少,这样AI模型训练的时间能缩短20%-30%。3、跨区域企业互联与骨干网升级
很多大型企业的总部和分公司在不同城市,财务数据、业务数据要实时同步,要是用传统的200G光模块,跨城市传的时候,光信号容易变弱,数据同步会有延迟。400G光模块搭配低损耗的单模光纤和信号补偿技术,能稳定传80公里以上,同步延迟控制在1毫秒以内,像金融、能源这些对数据实时性要求高的行业,用着就很合适。奥远光通400G光模块在技术、适配场景和质量管控上都有自己的优势,能更贴合企业的实际需求。奥远光通从研发到出厂,每个环节都有测试:研发的时候,每款模块要做1000小时的稳定性测试,确保长期用着靠谱;生产的时候,用自动化设备逐个检测传输速率、误码率、功耗这些指标,保证每个模块参数都达标。
四、400G光模块以后会怎么发展?企业该怎么选
1、三个主要发展趋势
未来3-5年,400G光模块会有三个明显的变化:一是速率会继续升级,有些高端场景会用到800G光模块,但400G还是主流,预计到2027年,全球400G光模块的市场规模能突破200亿美元;二是技术会更优化,PAM4调制技术会更精准,硅光技术用得也会更多,能进一步降低成本和功耗;三是会更贴合不同行业的需求,出现更多低延迟、高可靠、适应宽温度范围的定制产品。
2、企业选择的三个原则
企业选400G光模块,不用盲目跟风,记住三个原则就行:一是按需选,根据自己的业务场景(比如是数据中心、智算中心,还是跨区域传数据)选合适的传输距离、功耗和温度范围,别一味追求高性能,免得花冤枉钱;二是看兼容性,优先选符合IEEE802.3bs标准、能和自己现有设备(交换机、服务器)兼容的产品,这样升级的时候不用换太多硬件,省事又省钱;三是重视质量和服务,选MTBF高、测试严格、售后响应快的厂家,减少以后维护的麻烦。

随着企业数字化越来越深入,对网络速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会更高,400G光模块作为支撑高速传输的核心部件,会越来越重要。把400G光模块的核心概念、技术门道和适用场景搞清楚,是企业选对产品的基础。奥远光通不管是技术、质量,还是性价比,都做得比较到位,能给企业提供靠谱的400G光模块方案,帮着企业把网络升级好,支撑业务发展。选对了400G光模块,不仅能让网络传得更快,还能为数字化转型打个好基础,让光模块真正成为推动业务增长的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