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需要采购光模块的企业来说,把SFP、QSFP到OSFP这些主流封装方式的差异和适用场景理清楚,既能精准对接当前的网络架构需求,也能为以后带宽升级留好适配空间,而光模块封装技术的更新迭代,本质上也是跟着网络速率提升和设备集成度要求一步步发展的。

SFP封装是目前中低速率光模块里用得最广的类型之一,它最大的优势就是体积小、适配灵活。SFP封装的光模块尺寸通常是13.4毫米×56.5毫米,比早期的GBIC封装小了差不多一半,能大大提高设备的端口密度。就拿标准的1U交换机来说,用SFP封装能装24个甚至48个光模块端口,而用GBIC封装最多只能装12个左右。
这类光模块的速率覆盖1G、10G,有些增强型的SFP+封装还能支持16G,主要用在企业局域网、数据中心接入层这些中短距离传输场景,比如连接服务器和接入交换机,或者实现楼宇之间的千兆级数据交互。而且SFP封装的光模块支持热插拔,换的时候不用断电,能减少网络中断的时间,同时它的功耗一般控制在1瓦以内,对设备的散热压力也小,很适合对能耗和运维便捷性有要求的场景。
QSFP封装是高速率光模块的主流选择,从早期的QSFP+到后来的QSFP28、QSFP56,速率能覆盖40G、100G、200G,现在已经成了数据中心叶脊网络、5G承载网汇聚层的核心封装类型。
QSFP封装的光模块靠多通道并行传输实现高速率,比如QSFP28封装里有4个25G的通道,把这些通道的带宽聚合起来就能达到100G的总带宽,这种设计既能保证速率,又能避免单通道速率太高带来的技术难题和成本压力。它的尺寸大概是18.3毫米×56.5毫米,虽然比SFP封装稍微大一点,但端口密度还是比早期的高速封装类型好——1U交换机用QSFP28封装能支持32个100G端口,完全能满足中大型数据中心的带宽需求。另外,QSFP封装还支持可插拔的光引擎设计,有些型号能兼容不同传输距离的光模块,比如换个光引擎就能从100G短距(100米)传输切换到长距(10公里)传输,给企业提供了更灵活的部署选择。
OSFP封装是专门为超高速率光模块设计的新一代封装方式,主要适配400G、800G甚至更高速率,瞄准的是AI数据中心、超算中心这些对超大带宽和高效散热有极高要求的场景。和QSFP封装比起来,OSFP封装在散热和密度上做了针对性优化:它用了开放式的散热结构,外壳上设计了专用的散热鳍片,配合设备风扇能快速把热量散出去,能把光模块的工作温度控制在更稳定的范围里,避免高速传输时因为过热导致性能下降;同时,OSFP封装的尺寸和QSFP差不多,能兼容现有设备的端口布局,企业升级400G或800G光模块时,不用大规模更换交换机,能降低升级成本。
选不同封装的光模块时,得结合速率需求、设备兼容性、散热条件和成本预算综合考虑。比如企业要搭建千兆级的企业网,SFP封装的10G光模块性价比最高;要是部署数据中心的叶脊网络,100G的QSFP28封装就是现在的主流选择;如果涉及AI训练集群的400G互联,OSFP封装就能更好地平衡速率和散热需求。
奥远光通针对不同的封装需求,推出了覆盖SFP、QSFP、OSFP系列的光模块产品。搞懂SFP、QSFP到OSFP的封装差异,是做好技术选型的基础,选对了适配自身场景的封装类型,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光模块的性能价值,降低网络建设和运维的成本。